昨天深夜,一篇题目为《【曝光】在韩国高价倒卖口罩的中国人,被举报后居然威胁留学生》的公众号文章,在留学生圈里传开。我刚刚起床,不少留学生也给我发了私信,让我保护这位热情、正义的留学生。这篇文章是一个名叫“卖口罩发国难财”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来的,作者应该是目前在韩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。看完内容,我对这位留学生的做法感到佩服。不过作为一个没良心的自媒体人,对此事件的性质不做任何评价。
但是这个事件也有一些普法的价值,为方便理解,简单叙述一下事件的概况:留学生在群里看到了有人高价出售大量口罩,向微信官方举报,但没有成功。于是假装成买家联系了卖家,试图搜集一些证据。留学生掌握了卖家的信息后,向韩国政府的举报网站举报,但因为堆积的举报太多,没有抱有太多的希望。期间,卖家一直着急的联系留学生,试想快点完成交易。
于是该留学生假装约好见面,确定了见面地点及对方的车牌号等信息后,直接向警察局报警。不过,据说警察去了现场却没找到就撤回来了。后来卖家知道留学生耍了他们之后,开始在微信破口大骂留学生,要求留学生进行道歉。卖家还得知了留学生的姓名、学校、住址,开始威胁留学生要去上门“拜访”。于是留学生开通了公众号,将此事件公布在了网上。
目前只有留学生单方面说法的情况下,我没有办法草率的确认事情的具体来龙去脉。不过根据留学生在该文中附上的聊天记录来看,卖家确实构成了“胁迫罪(협박죄)”。胁迫罪的构成要件很单纯,只要让受害者感到恐惧心即可。根据韩国刑法第283条第1项的规定,单纯的威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500万韩元的罚款。如果多个人组团找到留学生威胁,就构成特殊胁迫罪,处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1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。
除此之外,在已经发出威胁信号的前提下,卖家如果真的上门找到了留学生实施了其他的犯罪,那有可能会受到加重处罚。比如:闯进留学生的所住公寓的大厅,就构成非法入侵住宅罪;几个人围着出门的留学生理论,构成特殊胁迫罪;殴打留学生,构成伤害罪或者特殊伤害罪;使用凶器报复留学生,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或杀人未遂罪。因为卖家已经威胁留学生的前提下作出下一个犯罪,都会当作策划性的故意犯罪,所以加重处罚。
点评:
所以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,卖家应该不会动手害了留学生。如果真做了过激的行为,单纯的看来,完全有可能闹到看守所里去。不过也想提醒热心的留学生,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,不要指望韩国警察能帮忙解决。其实韩国政府也知道有些人倒卖口罩,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是拿线索举报,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。但是这位留学生的勇气倒是值得佩服,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妥善得到处理,不要让这位留学生受伤。